慎则胜,急则败
[ 2017-1-26 19:05:00 | By: yandongsheng ]
 
前阵子在家里赋闲了好些天,感觉甚是无聊。 拿起剃须刀,对着镜子,摸摸胡擦,硬而扎手,想我今年已是三十有二的人,依然辗转反复一事无成。可叹、可悲......
    每每自惭形秽,感觉自己好无能!! 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体力不行,还是腹无治家之策的头脑不行?
    无聊之余,看看新版《三国》,真是体会良多!
    不论古今,人们都为争夺财利而说话行事,就便是夫妻之间,也有“贫贱夫妻百事哀” 之说,更有“有钱夫妻,没钱咕叽”之言谈。奈何社会如此,有何办法?面对此情此景,我也慨然!但想再混的水里,也有鱼待;再穷的僻壤,也有人居住。想想走上社会这十年来,我仅凭自己之力也得到过一些名利,也曾被家里和亲友羡慕和赞赏,可是往往好景不长?些许钱财积攒不易,却极容易乐极生悲,堕入“红楼梦”一样的悲哀和凄凉!
    看看1800多年前的三国名人也是如此:
    袁绍拥有反反复复、外宽内忌和优柔寡断的性格弊端,致使他痛失两淮两河之地,最终死无葬身之地;曹操几经周转得了广大的北方,可是赤壁鏖兵一败涂地,侥幸逃回许昌,几年后丛集35万大军,却又败于刘备诸葛亮之手,最终死在失败的征途之中;而陆逊为刘备准备的一把覆灭75万人马的大火,几乎在1800多年后的今天无人不晓,无需细说;如果说诸葛亮是失败的,也许很多人会反对,但事实上,诸葛亮在后来的北伐之中已经表现出焦急大于理智,一味的只管战争却没有时间给民众
调养生息,致使“百姓面有菜色”,因此也注定了不会成功......因此,三国英雄皆浮云,圈圈点点之后,只剩司马仲达!概论中的司马家族,无疑是“捣糨糊”的开山鼻祖,我们都得承认,最终的结果他是大赢家,是成功的。
    
过在我看来,司马家族虽是成功的,可是就司马懿个人来讲还是失败的,那就是尽管他小心翼翼,做事严守“捣糨糊数大法则”,但是曹氏的猜忌依然让他名义上掌兵20多年,实际上除去在家思过的时间,用他自己对曹睿的话说:不足2年 !
    看来什么时代都一样,成功的人本身都是“苦逼”!
    其实在他们身上也得不到什么贴切实际的思想,看了几遍三国,唯一的感受就是,要在社会中谋取名利,那么不能着急,须稳中求进。我们在打工或者创业的生涯中,同样,急者必败!
    想想还真不虚,我的几次创业最终导致虎头蛇尾、草草收场,都是源于太着急,有时候是不懂,有时候是基金不足,有时候等做出来了,才发现没有客户来源.......有时候明明打了一份好工,可是又想着去创业;等创业失败了,又不敢坚持原本意见了,想想还是打工轻松!真的和袁绍很像,事情来了,到底听谁的呢? 创业之心急切的,又像诸葛亮,成天念叨着“北伐、北伐”,结果扇子往地上一掉,死了,又被伐了!或者像篡汉的曹丕,司马懿叫他不要攻打东吴,再等十年,让孙刘先内乱,他对司马懿说:我都已经40了,再不打东吴,还有几个十年?于是带着35万人马去了,结果跟他老爸一样,惨败,然后肺病发作,吐血死了。
    三国中所有失败的例子,不正像当今创业的我们,失败时想跳楼的场景吗?所以我们必须先给自己定下目标,努力但量力去实现,而不是急于求成导致失败 !
    智者三思而行,愚者急则必败!
    佛家云:有因必有果!所以谨以此文以自勉,今天的尴尬与惨淡,都是昨天的过错!
 
 
  • 上一篇:
  • 下一篇:
发表评论:
 

时 间 记 忆
<<  < 2017 - >  >>
1 2 3 4 5 6 7
8 9 10 11 12 13 14
15 16 17 18 19 20 21
22 23 24 25 26 27 28
29 30 31
最 新 评 论
最 新 日 志
最 新 留 言
搜 索
用 户 登 录
友 情 连 接


 
天涯博客欢迎您!